| 編號/篇名 | 作者 | 學校/系所 | 學生論文 | 全文 | 
|---|---|---|---|---|
| A1-3-1 跨性別國家主義:「謝尖順事件」之媒體語藝框架分析 | 王孝勇 | 靜宜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 | 否 | |
| A1-3-2 我與誰同?台版#Me Too新聞報導分析 | 方念萱 單蔓婷 |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 | 否 | |
| A1-3-3 投資越多越喜歡?以投資模型檢視偶像養成選秀節目中追星行為 | 巫尹文 |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 是 | |
| B1-3-1 Vtuber虛擬主播的匿名性 - 以虛擬主播神格化與聲優保密條款為例 | 羅禾淋 蔡咏恩 陳采霓 | 國立交通大學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研究所 傳播學院 百川學士學位學程 | 否 | |
| B1-3-2 兩級傳播的重生-以意見領袖探討時事型youtuber對閱聽人時事關注程度影響 | 劉孟儒 |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 是 | |
| B1-3-3 跨媒體收視行為調查標準之建立-以美國〈跨媒體收視率調查標準〉為例 | 蔡昕宸 簡陳中 | 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 研究企劃組 | 否 | |
| B1-4-1 小而美:微網紅的消費者勞動 | 戴皖文 張慈庭 | 國立中正大學 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 電訊傳播所 | 否 | |
| B1-4-2 製造甘願:中國新聞媒體實習勞動 | 陳芛薇 劉昌德 |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 是 | |
| B1-4-3 不同型態廣告一致性對廣告效果的影響:以語言及自我一致性為例 | 洪楷筑 彭晟庭 |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 是 | |
| B2-2-1 擁護特定候選人、陰謀論、宣傳與假新聞:檢視旺中媒體集團如何報導2020台灣總統大選 | 林照真 | 國立臺灣大學 新聞學研究所 | 否 | |
| B2-2-2 為網路媒體工作者尋找新出路—從專業認同與生命故事談起 | 陳雅惠 | 輔仁大學 新聞傳播學系 | 否 | |
| B2-2-3 道歉比否認更能帶風向?以形象修復策略檢視社群媒體上的輿論炒作 | 王睿揚 |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 是 | |
| B2-3-1 紀錄片的時間政治:《老鷹想飛》的媒介化故事效應 | 曹琬凌 |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文化創意產業系 | 否 | |
| B2-3-2 韓國獨立電影運動(1980~90年代初) | 林有慶 | 朝陽科技大學 傳播藝術學系 | 否 | |
| B2-3-3 運動電影的敘事策略:2018年中國【破門】和2014年台灣【KANO】之比較研究 | 陳瑜 |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 | 是 | |
| B2-4-1 尋找戒嚴時期政治案件言論獲罪者的身影:一個多重資料蒐集取徑的研究 | 陳百齡 |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 | 否 | |
| B2-4-2 國外新聞媒體再現之人為氣候變遷懷疑/否定論 | 李美華 |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 否 | 有 | 
| B2-4-3 台灣民眾媒體使用的變遷(1993~2018):交叉分類隨機效應模型的應用 | 陳鴻嘉 | 中央研究院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 | 否 | |
| B2-5-1 社交媒體機器人在政治宣傳及科技選戰之運用:以臺灣選舉為例 | 林翠絹 王若瑜 |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 | 否 | |
| B2-5-2 智慧科技下的性別陷阱 | 張玉佩 陳維平 |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 否 | |
| C1-4-1 圖文不符讓你發笑——幽默圖片在社群媒體上的宣傳效果 | 戴筠禎 |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 是 | |
| C1-4-2 厭世貼文才能撫慰人心?以失諧理論檢視幽默貼文對情緒和分享意願的影響 | 吳亭樺 |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 是 | |
| C1-4-3 發文策略、回憶能力與國軍支持程度分析以國防部發言人粉絲專頁為例 | 范宜君 | 國防大學 新聞學系 | 是 | |
| C1-5-1 媒體框架、國軍社會責任與外部聲望感知對官兵離退職傾向之影響 | 趙珮穎 | 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新聞研究所 | 是 | |
| C1-5-2 芒果乾或亡國感?台灣民眾對香港反送中運動的媒體信任、風險感知、情感態度與行為意圖分析 | 黃琝戩 | 國防大學 新聞研究所 | 是 | |
| C1-5-3 以遷移理論初探反送中事件對台灣民眾亡國感之影響 | 余佳靜 文品堯 陳思翰 |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 是 | |
| C2-1-1 媒體近用權的在地實踐與轉型 | 陳炳宏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大眾傳播研究所 | 否 | |
| C2-1-2 探索新聞記者框架建構過程:以文創產業報導為例 | 劉蕙苓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 | 否 | |
| C2-1-3 知識產權下的IP經濟發展:台灣大學生對國內外影視IP喜好的初探性調查 | 胡清暉 |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 | 否 | |
| C2-2-1 越看越不滿?以政治反感探討政治幽默影片觀看頻率對2020總統大選感受的影響 | 鍾國暉 簡廷恩 黃詩云 |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 是 | |
| C2-2-2 當即時通訊進入組織溝通--以永和社區大學瓦磘溝願景社為例 | 張蔭淥 |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 | 是 | |
| C2-2-3 社會網絡型行動科技下的邂逅與支持:港都老年男同志的地緣社會網絡關係研究 | 侯政男 | 義守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暨碩士班 | 否 | |
| D1-3-1 兩岸新聞媒體對於香港修例風波報導的異同研究:以《環球時報》與《蘋果日報》為例 | 羅澤浩 楊禾馨 | 國立中山大學 傳播管理研究所 社會學系 | 是 | |
| D1-3-2 批判隱喻分析視角下媒介报道中學術不端問題之建構——以中國青年報中學術不端報導為例 | 杜遙 |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 | 是 | |
| D1-3-3 社交媒體下損益框架和社會規範對健康議題的影響——以男大學生接種HPV疫苗意願為例 | 陳帥彤 葉鈺灣 丁安一 | 南京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 | 是 | |
| D1-4-1 偶像與我同一國:五月天迷的認同形構與國族實作 | 陳夏平 |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 | 是 | |
| D1-4-2 網生代彩虹屁:愛你我就誇誇你——鎮魂女孩的粉絲圈層研究 | 毛占瀟 蘇婷 陳天昂 |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 是 | |
| D1-5-1 五感沉浸式體驗行銷對消費者行爲意圖之影響--以美妝快閃體驗店為例 | 張艾喆 鄭藝晗 張志睿 薛穎 | 世新大學 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 | 否 | |
| D1-5-2 社交媒體貼圖的使用與展演及人格特質關係———比較兩岸大學生即時通訊軟體使用之差異 | 陳天昂 毛占瀟 蘇婷 |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 是 | |
| D1-5-3 「祖宗之法」與「近代之惑」:近代化視域下的鄉土媒介轉型研究 | 何修豪 | 南京師範大學 新聞傳播學 | 是 | |
| D2-3-1 公視越南語新聞及其社群網站中的新住民參與 | 王右君 | 國立成功大學 台灣文學系 | 否 | |
| D2-3-2 兵役制度轉型議題之風險感知及政策支持研究-以軍事訓練役為例 | 陳彥陵 | 國防大學 政戰學院新聞學系 | 是 | |
| D2-4-1 國族重構:《返校》觀看者的「國族認同」解讀 | 黃彥瑄 |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所 | 是 | |
| D2-4-2 疾病隱喻視角下的《我不是藥神》 | 劉江 | 淡江大學 傳播碩士班 | 是 | |
| D2-4-3 本土恐怖類型電影的實踐:以《紅衣小女孩》系列電影為例 | 張文馨 |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 是 | |
| D2-5-1 熟悉的視角最對味?第一人稱視角廣告對自我效能及廣告效果的影響 | 王丰怡 |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 是 | |
| D2-5-2 重新理解空間—Pokémon GOer的行動考察 | 蔣與弘 |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 | 是 | 有 | 
| E1-3-1 探討台灣倫理消費運動者輪廓及日常消費行動價值與抵抗 | 費翠 | 崑山科技大學 公共關係暨廣告系 | 否 | |
| E1-3-2 食安新聞與危機因應:報導資訊對閱聽眾之感知與行為影響 | 楊承賢 許詩嫺 | 國立臺灣大學 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 | 是 | |
| E1-3-3 資訊採納與轉載意願之影響:個人涉入程度與客觀知識的調節效果-以國防部福利事業管理處「你的福利,我來照顧」廣告為例 | 呂冠霖 | 國防大學 新聞學系 | 是 | |
| E1-4-1 回饋還是理念能打動你?—以自我決定理論探討群眾募資贊助行為 | 曾鈺茜 | 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文化學院傳播與科技學系 | 是 | |
| E1-4-2 重構「韓粉」:網路新聞媒體對韓國瑜支持者的形象再現與詮釋 | 楊鎵民 | 臺北商業大學 創新經營學院 | 否 | |
| E1-4-3 意見不合就「出征」?以偏見同化檢視不同意見如何促發不文明留言行為 | 陳奕君 |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 是 | |
| E1-5-1 液態的愛?從馴化的視角初探男同志交友軟體中的自我呈現與互動實踐 | 李熠 |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 | 是 | |
| E1-5-2 透過當代台灣原住民音樂人在社群媒體上的自我展演重新思考身份認同 | 林果葶 | 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 CAMRI | 是 | |
| E1-5-3 論紀錄片製作唯科學實證主義路徑依賴的三個危機 | 陳大可 | 上海外國語大學 新聞傳播學院 | 否 | |
| E2-3-1 時事型網路影音創作者與閱聽人研究:以「2020年總統副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首投族群為例 | 施伯燁 | 南華大學 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 電訊傳播所 | 否 | |
| E2-3-2 網紅更有影響力?以認同與代言-產品一致性觀點比較名人代言與網紅代言 | 江旻宸 |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 是 | |
| E2-3-3 臉書使用者與同溫層研究:以我國軍人年金改革為例 | 劉建志 | 國防大學 政治作戰學院新聞學系 | 是 | |
| E2-4-2 和我一起讀書吧!檢視觀看讀書直播之使用與滿足研究 | 林蕙雯 傅湘妮 周均澤 |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人文社會學系暨族群與文化研究所 | 是 | |
| F1-1-1 中國大陸網路文學平台運作機制與生產政治之研究:M.Burawoy的觀點 | 張舒斐 葛恭彬 | 銘傳大學 傳播學院 | 否 | |
| F1-1-2 環境議題的媒體關注與框架分析:以空氣污染議題為例 | 楊意菁 | 世新大學 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 | 否 | |
| F1-1-3 產品置入類型與涉入程度對品牌態度之影響—以綜藝節目為例 | 張艾喆 呂虹 李素清 鄒筱薇 | 世新大學 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 | 否 | |
| F2-3-1 略過卻又忘不掉?以偏差競爭模型檢視YouTube前置性廣告的說服效果 | 何碩 巫尹文 |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 是 | |
| F2-3-2 大傳系學生對學習環境滿意度影響要素之分類研究:Tetraclasse模式之應用 | 余國強 | 靜宜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暨碩士班 | 否 | |
| F2-3-3 媒體素養教育規劃實踐與成效評估 | 許文宜 |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 共同教育中心博雅組 | 否 | |
| F2-4-1 學術論文如何寫得有「人味兒」:有關「敘事論」之初探 | 臧國仁 蔡琰 |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 | 否 | |
| F2-4-2 〈閱聽人跨媒介詮釋自然書寫「圖像化」交流基礎及歷程初探:以《法布爾昆蟲記》及改編版本為例〉 | 賴玉釵 | 銘傳大學 新聞學系 | 否 | |
| F2-4-3 童年電影之類型、敘事理論初探:以《爸媽不在家》、《只要我長大》為例 | 呂俊葳 |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 | 是 | |
| G1-4-1 航空業廣告文本的神話分析:低成本航空公司與全服務航空公司的對比 | 游明瑜 陳宇卿 | 世新大學 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 | 是 | |
| G1-4-2 國軍官兵手機遊戲涉入及使用動機與工作效能之關係-檢驗心流體驗的效果 | 鍾詠昕 | 國防大學 政戰學院新聞系 | 是 | |
| G1-4-3 虛擬飯局能撫慰人心嗎?探討閱聽眾觀看吃播影音之使用與滿足 | 文品堯 陳思翰 余佳靜 |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 是 | |
| G1-5-1 YouTube縮圖特色之社群傳播效果初探:以娛樂、教育、音樂與遊戲類頻道為例 | 周均澤 蘇可柔 |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 是 | |
| G1-5-2 長輩引領流行:以社會資本觀點探討長輩圖的分享與使用 | 林俊延 高谷豪 |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 是 | |
| G2-3-1 國家地理頻道「台灣菁英戰士-陸 戰蛙人」系列影集英雄主義建構探析 | 林志嘉 | 國防大學 政治作戰學院新聞學系 | 是 | |
| G2-3-2 中共建政70周年閱兵影片對軍校生的軍事社會化程度、兩岸戰爭風險感知與任官後行為傾向之關聯性研究:以政戰學院學生為例 | 謝儀臻 | 國防大學政戰學院 新聞研究所 | 是 | |
| G2-4-1 當他不再是「他者」:媒體賦權後之在台東南亞新住民 | 詹婉如 |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 | 是 | 有 | 
| G2-4-2 不為人知的危害:以第三人效果初探電子菸及其二手菸對閱聽人的影響 | 黃詩云 林俊延 簡廷恩 |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 是 | |
| G2-4-3 國防部也寫流行歌?不同類型文宣影片對廣告態度及認同度之影響 | 簡廷哲 | 國防大學 新聞學系 | 否 | 有 |